职工之家是工会组织联系职工、为职工提供综合性服务的重 要载体。建设职工之家对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、推动构建和谐 劳动关系、提升工会组织的引领力、组织力、服务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。为进一步加强职工之家建设,制定本意见。
一、总体要求
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加强基层工会建设“三个着 力”的重要指示精神,牢固树立大抓基层的鲜明导向和以职工为 中心的工作导向,积极适应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,围绕职工群众 特别是新就业形态劳动者实际需求,按照“扩面提质、巩固发展、 赋能增效”的总要求,坚持“会、站、家”一体化建设和强化工 会元素、体现工会特色的思路,加大资源向基层倾斜力度,切实 以创新深化职工之家建设为抓手,让广大职工群众能够就近、便 捷、高效地得到工会组织的关爱服务,把职工之家真正建设成为 凝聚人心、引导职工、服务群众和助力提升基层治理效能的坚强 阵地,成为推动全省工会工作高质量发展的过硬品牌。
二、工作原则
( 一)坚持需求导向。着眼职工群众的新期盼新需求,让职共之家建设更加贴近实际、贴近基层、贴近职工,更好突出功能性、实用性和覆盖面,让职工群众能够找得到、进得去、用得好。
( 二)坚持服务属性。聚焦工会基本职责,丰富服务活动内 容,发挥职工之家思想引领、建功立业、维护权益、帮扶服务、 活跃职工文体生活和助力基层工会组建等职能作用,鼓励各地提 供具有区域特色或行业特点的多样化服务。
(三)坚持分类施策。根据不同行业、不同所有制单位的特 点,统筹考虑基层工会工作基础、服务职工群众规模、职工群众 工作生活特点规律、基础设施场地条件等因素,科学规划、合理 布局,可单独设立功能场所,也可多室合一。
三、方法模式
( 一)扩面提质广泛建。基层工会未建职工之家的要尽快建 设。已建职工之家的要围绕增强工会组织和工会工作政治性、先 进性、群众性,进一步充实建家内容、创新建家形式、完善管理 机制、拓宽赋能领域,为职工群众提供更优质更贴心的服务。市 级、县级工会要加大指导支持力度,把建家工作向班组、车间、 站所等最基层职工身边延伸,不断强功能增活力。
(二)聚焦共享联合建。各级工会要着眼有效破解“小三级” 工会开展工作难和小微企业职工、新就业形态劳动者、灵活就业 群体参与工会活动难、享受工会服务难等问题,按照多企共建、 企业自建、群社联建、工会共建、工会自建等模式,在乡镇(街道)、村(社区) 、产业园区、商圈楼宇等区域,建好管好用好 区域(行业)性共享职工之家。
( 三)数智赋能网上建。各级工会要主动适应信息化网络化 智能化趋势,依托本级工会职工之家 APP 和齐鲁工惠APP 等网上 平台,不断优化入会转会、创新创效、心理服务、帮扶救助、职 工 e 家等模块功能,创建直达职工群众、集成工会更多服务内容 的网上终端,让职工群众享受到快捷高效的“一键入会”“一网 全通”“一终端全维服务”,持续提升服务的精准性和实效性。
四、保障措施
( 一)加强组织领导。各级工会要高度重视职工之家建设工 作,注重在工作中研究新情况、解决新问题、总结新经验、探索 新规律,加强统筹谋划、责任落实。各市级、县级工会负责统筹 本地区、本系统基层工会职工之家建设。基层工会要积极争取所 在单位为职工之家建设提供必要场所、设施条件和建设管理资 金。
( 二)强化经费支持。各市、县(市、区)总工会和大企业 工会、省直机关工会、有条件的省产业工会可以设立专项资金, 列入本单位年度预算,用于本地区、本系统、本单位职工之家的 场所建设、设施设备采购、服务活动开展、日常运行维护等经费 支出。省总工会在年度预算中列出专项资金对基层职工之家建设 进行适当资金补助。
( 三)压实工作责任。各级工会要坚持“建、管、用”并举 并重,加大基层工会职工之家建设指导服务力度,积极指导基层 工会制定落实职工之家的建设使用管理制度和长效运行机制,提 升职工之家综合利用率和建设效能。基层工会要加强对职工之家 建设资金的使用管理,确保资金及时、有效、安全使用,同时要 组织开展好工会各项服务活动,确保职工之家服务到位、职工满 意。
(四)加大宣传引导。要抓好舆论宣传和组织动员,让越来 越多的基层单位更加重视、更加支持职工之家建设,让更多的职 工群众关心、参与和认可职工之家建设。要认真总结工作中的好 举措好成效,及时宣传推广可学习、可复制、可持续的典型经验, 通过现场观摩、互动交流、网络推介等方式,大力营造推进职工 之家建设的良好声势和舆论氛围,不断扩大全省职工之家建设品 牌影响力。